- 2016-03-22
- 本站
- 作者:曾大兴
——《放飞梦想——牡丹王子的艺术人生》序
我最早知道孙幼明这个名字,是通过《诗词》已故主编赖春泉先生送给我的《广州新竹枝》这本书,这本书由赖先生主编,1993年由广州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古今诗人咏广州的竹枝词350余首,这其中就有作为当代诗人的孙幼明的六首诗。那个时候的孙幼明还只是一个30多岁的青年,却能够以自己的作品,列名于古今众多名家之间,这是颇不简单的。他的诗给我留下了好印象。如《趁市》:
担菜入城趁好天,鸡声人市正喧喧。
鲩鱼生猛烧鹅靓,方便人家我赚钱。
这正是地道的竹枝词的风格,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又洋溢着时代的生活气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我因此而记住了他的名字。
后来又经常在报纸上看到他作的楹联,其风格亦与其诗接近,大都清新、阳光,充满生活气息,语言通俗易懂。
2007年,我参加了广州市民间艺术家协会,有机会认识许多有才华的艺术家,这其中就有孙幼明。一个身高近一米八的汉子,古铜色的脸庞,说话声音洪亮,性格爽朗。他是以楹联艺术家的身份加入这个协会的,并且还是协会的副主席。
由于读过他的不少诗歌和楹联,印象较深,加之每年至少要在一起开两次会,这样我们就比较熟悉了。
2011年春节,我作了一首《木棉》寄给他,算是给他贺年。诗云:
一树豪华照晚晴,暮春景色最分明。
借他三尺英雄胆,不作江干垂老行。
诗写得并不好,不过是提提虚劲而已。但是他却很热情,兴致很高,立即和了一首:
莺飞草长喜新晴,寻得春光照眼明。
莫道英雄多气傲,此花总伴路人行。
适逢《新快报》发起“寻找木棉”的活动,有位记者就把我和他的这两首诗,加上安庆师范学院孙维城、深圳大学刘尊明、鄂州大学孟繁华三位教授的三首,以《五人咏木棉》为名,发表在2011年4月14日的《新快报》上。这就是我和孙幼明的文字缘。但是,直到这个时候,我都不知道孙幼明还是一位画家。
最近,有位朋友对我说,广州有一位专画牡丹的画家,人称“牡丹王子”。我还不知道是谁,于是就去看这位“牡丹王子”送给他的画。这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是孙幼明!
这是一张四尺宣画成的牡丹画。画面画了八朵鲜艳夺目的牡丹,设色艳而不俗,妖而不媚。有紫红、曙红、粉红和大红色的牡丹花,花头大小适中,布局合理,可谓精通构图法则。整个画面呈右高左低的走势,并有一块大石把花丛巧妙地分成两组,花朵左右呼应有序,俯仰多情,画面的左上角有一丛翠竹起堵的作用,右上角的枝头上站立着一对鸟雀,一唱一和,一开一合。有的引吭高歌,有的含情默默,顾盼传情。整个画面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恰到好处。
一般人画牡丹,多是题“花开富贵”,或“国色天香”一类的熟语,孙幼明则不同,他是个诗人,他在落款处题了一首诗:“芳颜非是落瑶台,也未东都园内栽。为送天香千万户,心花一放四时开。”平仄协畅,风格明快,洋溢着生活的气息。
值得注意的是,孙幼明的书法也是很好的。秀气的行书,好似龙飞凤舞,婀娜多姿。整个画面诗、书、画融为一体,不得不让人叹服作者的多才多艺。可以说,孙幼明的牡丹画,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文人画的特点。
看孙幼明的诗、书、画作品,你会觉得他是一个科班出身的人。实则不然。虽然他已经具备了硕士研究生的学历,但他实际上是一个自学成才者。
1980年,孙幼明成为岭南画派大家冯曼硕的入室弟子,专攻花鸟画,重点是牡丹。后来又先后跟随国画大家叶绿野、陈永锵、蔡景星等学习国画技法,由此打下了牢固的国画基础。
在掌握了国画的基本技法后,孙幼明本来还有机会跟随若干大家继续深造。但他认为,凡是跟名家跟得太紧太久的人,几乎没有人能够走出名家的影子。于是他决定走自己的路。他深知牡丹本来就不是岭南特有的植物,这里的气候不宜种牡丹,画牡丹的大家都在外省,所以他把目标定在博采全国各地牡丹高手之长,然后自成一家。他四处收集全国各地画牡丹的书籍,尤其是那些有关牡丹技法的书,只要合他的口味,他都网罗进来,苦心研究,吸取他人之长。在幼明的牡丹画里,有他的恩师冯曼硕、蔡景星的撞粉牡丹的影子,有北方牡丹大家王雪涛的薰陶,有洛阳牡丹大家王绣的痕迹,有巴蜀大家邵仲节的形格,还有广东牡丹大家程家焕的风韵,但又全都不是他们的东西,而是孙幼明自己的牡丹。
熟悉孙幼明的人都可以在一大堆牡丹画中很快找出孙幼明的画,这就是他的运笔设色技法已自成一格。孙幼明的牡丹,已形成独特的构思,就是将南北两大牡丹技法熔于一炉。他画的红花一般都采用北方的晕染技法,大气磅礴,气韵生动,不拘泥于小节;同时又配以岭南画派特有的撞粉法,色彩艳丽,刻画细致入微。而且他还发明了特有的白粉,用他配出的白粉画出来的撞粉牡丹,娇艳欲滴,栩栩如生,既有花的透明质感,又有怒放的力度。观他的画,如进入异彩缤纷的牡丹园,久久不愿离开。
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有人认为,论画技,幼明的水平不算太突出,他的工笔基础还有待巩固。他的长处在于多方面地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在于采集多方养料制成独家肥料,用以灌溉他的牡丹园。一个画家,如果只限于画画,对于其他的艺术门类都不懂,那么他就只能是一个画工,不可能成为画家,更不可能成为大画家。而幼明则不同。他具有多方面的修养,并且造诣都比较高。第一,他是书法家。他曾跟随名师学习书法,在这方面下过苦功,他的行书和隶书,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展览并获奖,还是广东省楹联书画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第二,他是诗人,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就加入了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和广州诗社,参与创办全国第一家青年诗社——后浪诗社,并担任社委。他的诗词格律协畅,往往具有较深长的意味。早在2000年,就出版《孙幼明诗词集》。迄今为止,已公开发表诗词作品一千多首;第三,他是楹联家,曾连续12年为广州市迎春花市牌楼写楹联,多次出任全国楹联大赛总评委,现还担任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第四,他是作家,擅长写散文,传记,也从事过小说创作,发表过几十万字的作品。他曾长期担任《羊城工报》的总编辑,现为广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据悉,他和女作家曾惠萍合著的新作《放飞梦想——牡丹王子的艺术人生》将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第五,他是歌词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歌词作品。他的《金雁之歌》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又被广州市农民工博物馆收藏。他的《迈向明天》曾在广州电视台播出,他本人还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他的《晴朗的天空》被评为2011年度广州市新音乐评选一等奖。他还擅长唱歌,曾跟随著名女歌唱家罗婷学习声乐,擅唱男中音。第六,他还是一名颇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他是越秀区政协委员,是市监察局任命的“广州市政风行风评议团”副团长。他还是越秀区文联的副主席、广东十大文化人、亚运会火炬手、第八届广州文艺奖评委,等等。他有着如此丰硕的艺术成绩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所以他的牡丹画就显得内涵丰富,耐看。在如今的广州,无论平民百姓,还是富商巨贾,达官贵人,抑或文人学者,都以能得到他的牡丹画为荣。
幼明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一个用心画画的人,一个诗书画俱佳的人,一个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希望幼明的书画艺术,能为中国书画艺术的回归和复兴做出新的贡献;期待“牡丹王子”继续前行,打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返回:作者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