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
选择分类
  • 莫忘丝绸之路上的文学
    2016-05-14 本站 作者:曾大兴
        在今年的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除了我们常说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上还有一个相当丰富的“文学景观带”。 何为文学景观……查看更多>>
  • 文学地理学:历史与路径
    2016-05-14 本站 作者:曾大兴 陈一军
       “文学地理学”这个概念最早由康德在《自然地理学》(1802)一书中提出,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1902)一文中首次使用“文学地理”这个概念。因此有人认为,梁启超“所提出的‘文学地理’的概念极有可能就是康德《自然地理学》中的‘文学地理学’概念”。事实……查看更多>>
  • 文学地理学或将建成独立学科
    2016-03-16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翟江玲​
    如何把文学地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中国文学地理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岭南文学地理研讨会在广州召开,这一问题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议。 文学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尚处于学术探讨和理论建设阶段。中国文学地理学学会会长、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指出, “文学地理”这个概念最早由梁启超提出,20世……查看更多>>
  • 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文学地理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016-03-15 本站 作者:曽大兴
    “文学地理”这个概念虽然是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提出的,但是它的渊源,却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三百》编辑成书的年代。春秋时代的学者把《诗三百》中的“国风”按照不同的王国和地区来分类,所体现的就是文学地理的意识。成书于战国早期的《左传》,在“襄公二十九年”这一部分,记载了吴公子札对“国风”的评价……查看更多>>
  • 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问题
    2016-03-15 本站 作者:曽大兴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实际上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后期就开始了。《诗三百》中“十五国风”的采集和按地域分类,可以说是最早的文学地理学实践。《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吴国公子季札观周乐时对“国风”的评价,可以说是最早的文学地理学言论。季札是春秋后期人,比孔子大25岁。季札之后,这一类的言论可谓不绝……查看更多>>
  • 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曾大兴教授访谈录
    2016-03-15 学术研究 作者:李仲凡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实际上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后期就开始了。《诗三百》中“十五国风”的采集和按地域分类,可以说是最早的文学地理学实践。《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所载吴国公子季札观周乐时对“国风”的评价,可以说是最早的文学地理学言论。季札是春秋后期人,比孔子大25岁。季札之后,这一类的言论可谓不绝……查看更多>>
  • 文学地理学的四个基本问题
    2016-03-15 本站 作者:曽大兴
    文学地理学是研究文学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所形成的现象分布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概括来讲,就是文学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体来讲,就是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文学作品的地理空间及其形成要素,文学景观的分布、内涵与价值,文学接受与文学传播的地域差异及其效果,文学区的分异、特点和意义。……查看更多>>
  • 文学地理学的“学术体系”不应忽略文学作品——与梅新林教授商榷
    2016-03-15 本站 作者:曽大兴
    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可谓由来已久,但是它的“学术体系”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这是因为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还不够充分,理论研究还相当滞后,而应用研究则刚刚起步。文学地理学还没有完成必要的学术积累,所以它的“学术体系”也就无从建立。梅新林教授怀有“开宗立派”的宏愿,希望能够“率先”建成文学地理学的“学术……查看更多>>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