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论文
选择分类
  • "中国古代哲学的地域性研究"笔谈——略论中国古代哲学的地域性传统
    2016-05-14 本站 作者:陈卫平
    现今学术界论及中国古代哲学传统,一般关注较多的是时间性的历史源流,而对空间性的地域特征则挖掘不多。这应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薄弱之处。章太炎在考察中国古代学术传统的成因时说:"视天之郁苍苍,立学术者无所因。各因地齐、政俗、材性发舒,而名一家。"认为地理环境、政教风俗、人才素质共同导致某一学术……查看更多>>
  • 《月令》模式的时间意义与思想意义(一)
    2016-05-14 本站 作者:傅道彬
    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华夏民族保持了对四时的特殊敏感,物理时间转化为文化时间,形成了以《周易》为代表的“随时取义”的思想路线。四时结构本质上也是一种思想结构,《月令》模式在中国古典哲学的宇宙模式、人生理想、历史循环理论上具有深刻影响。与西方古典哲学偏重于探讨心物关系的“唯物”、“唯心”的论争不同,中……查看更多>>
  • 《月令》模式的时间意义与思想意义(二)
    2016-05-14 本站 作者:傅道彬
    三、《周易》与“随时取义”的思想路线        恩格斯说:“历史从哪以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以开始。”[9](P.122)当人们清晰地认识到时间的有序性和结构性的时候,这种秩序与有序也延仲到、暗示到思想的……查看更多>>
  • 《月令》模式的时间意义与思想意义(三)
    2016-05-14 本站 作者:傅道彬
      四、《月令》与中国古典哲学的时间结构模式       《月令》是上古人类的时间体验模式,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思想结构的总体表现。从《月令》出发,可以看到时间模式对中国古典哲学宇宙观念、人生理想、历……查看更多>>
  • 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
    2016-05-14 本站 作者:《文化研究月報》第 89 期
    偶然在书店遇见《文学地理-台湾小说的空间阅读》,抢眼的外观以及那有趣的名字自然而然地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有趣的原因来自于地理系/台文所在学的好奇心,阅读本书前便有一个直接的发问:「文学地理是什么?是地理学?还是文学?抑或是文学与地理的私生子?或者根本无法如此简单归类?」于是在这学期初,便……查看更多>>
  • 中国学界积极创建文学地理学学科的文化心理分析
    2016-05-14 本站 作者:陈一军
    中国学界正在积极创建文学地理学学科,强调这门学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创造”,表达了打破西方学科建设垄断局面的强烈愿望。然而,深究起来,文学地理学学科的建立乃根源于民族文化的“实用理性”和特殊的学术积淀,因而在中国建立具有某种必然性。西方社会没能建立起文学地理学学科也要归因于它的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学……查看更多>>
  • 自觉构建文学地理学学科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评曾大兴教授的《文学地理学研究》
    2016-05-14 本站 作者:刘庆华
    据我所知,曾大兴教授的《文学地理学研究》是国内第一部以“文学地理学”命名的著作[1],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自此才开始。 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有着一贯的将文学与地域结合的传统,但真正“把古人的那些片段的言说发展为较有条理的专论的人,是近代的刘师培、王国维和汪辟疆等人……查看更多>>
  • 色彩观照下的文学地理 ----论文学地理学内在机制中的异质同构
    2016-05-14 本站 作者:临沂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上官文洁
    色彩有物理色彩和心理色彩之分,四季色彩和地域色彩属于物理色彩,而人文色彩和精神色彩属于心理色彩,它们共同作用于文学色彩,彼此之间存在着异质同构关系,构成了文学地理学的内在机制。……查看更多>>
11 / 14